隨著夏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家庭要開啟家中的空調,有不少用戶發現在使用空調的時候,空調的出風口有凝水的現象,有的時候凝水還滴落下來,打濕了地麵。尤其在一些安裝中央空調的用戶家中,這種情況更多見,那麽空調出風口凝水(結露)是怎麽回事呢,下麵由小編為您解答。
露點(或霜點)溫度是指空氣在水汽含量和氣壓都不改變的條件下,冷卻到飽和時的溫度。形象地說,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為露珠時候的溫度叫露點溫度。露點溫度本是個溫度值,可為什麽用它來表示濕度呢?這是因為,當空氣中水汽已達到飽和時,氣溫與露點溫度相同;當水汽未達到飽和時,氣溫一定高於露點溫度。所以露點與氣溫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氣中的水汽距離飽和的程度。
成版人抖音A片可以通過目前日常生活中的結露現象了解:主要是由於物體表麵的溫度和環境溫度相差過大(物體表麵必須是的低溫體),使過多的水蒸氣從空間析出而在物體表麵凝成水珠。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夏天,由於溫差的作用,空氣中的水蒸氣馬上會在冰飲料外包裝上形成露水。露點不受溫度影響,但受壓力影響。
1、中央空調區域範圍內由於新排風係統設置不合理,產生過大的負壓,使無組織的室外空氣進入室內,從而提升了空氣的濕度及其凝潔露點;
2、中央空調本身采用大溫差送風,而對機器本身的送風量與冷量不配備,導致冷量過大,風量過小;
3、中央空調風口、送風口采用鋁質材料,由於導熱性能較好,使得風口材料表麵溫度過低而凝結露水;
4、如果中央空調風口為側出風,將橫向百葉盡可能調至向上吹出,以防百葉結露後往外流;
15:37:37
盧文鋒(小盧) 2018/4/6 15:37:37
在精品住宅受追捧的時代,誰也不願意在裝修好的房子之內掛N台分體式空調,影響居住空間的美感,而舒適大氣的裝飾背後,“以藏為美”的家庭中央空調成了眾多追求生活品質人士的共識。
然而,隨著家用中央空調產品的普及,消費者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會常遇到一些故障,這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高效快速維修中央空調產品,已成為行業中亟待解決難題。就此,筆者專訪了行業專家張本鬆(微信號:zbs215575996)先生,就中央空調維修方麵進行了深入交流,總結出了中央空調維修的“五大誤區”,僅供參考。
誤區一、忽視故障代碼
其實,判斷中央空調故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顯示屏上顯示的代碼是什麽,找出故障代碼進行查閱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中央空調的故障原因在哪裏,再進行維修就簡單多了。
京樂精工建議,維修人員要善於使用擁有的資源。一般品牌的外機蓋板內側都有故障代碼表可查。當然,每個品牌都會有設定的故障代碼,不同的故障代碼代表著不同的維修方向和維修方法。同時,同樣的代碼在不同的機型上代表不一樣的意思,同樣的故障不同的機型使用了不同的代碼,誤把功能碼當故障維修,理解錯誤可能就修不好了。空調的故障代碼有很多,同一個故障代碼,在產品上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誤區二、過度依賴經驗
行業中從來不乏經驗維修,從麵對工作不知如何下手的新手轉變為聽到故障現象就能判斷故障出處的熟練工,經常是憑借積累的工作經驗解決很多工作中的難題。而且,很多時候經驗可能比工藝更能有效而快速地解決問題。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即有“是”的一麵自然也逃不過“非”的一麵。經驗是維修師傅多年積累的寶貴財富,是價值所在。但是過度的依賴維修經驗,會把人帶進坑裏。有一些認知上的偏差就是太依賴經驗,導致維修陷入僵局而不自知。
說經驗維修好不好,其實說到底就是要正確把握經驗維修的是與非、對與錯。好的經驗千金難買,而經驗教訓同樣值得牢記,在中央空調維修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經驗維修的尺度,切記要經驗而非主義,要有取有舍的借鑒經驗,才不會讓經驗成為束縛手腳的枷鎖。
誤區三、慣性變成惰性
偷懶是人的天性,但是偷懶成性,將來吃虧的一定是自己。偷過的懶越多,代價就越大。空調維修沒有捷徑可言,所有的維修都是要經過故障排查,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剩下的才是答案。
行業中有一種現象,超過90%的人,聽說線控器顯示某一個故障,首先想到的最快的解決辦法是什麽?到處打電話,在微信群求救,不想到現場去逐一排查,當到現場看到故障後,也許沒有想象的那麽難修卻有些維修的排查隻是在腦子過一下,這個是可以理解,但不是偷懶的借口。還有的人很懶,最基本的維修工具都不願意攜帶,萬用表、真空泵、雙表頭壓力表、製冷劑、調試器、電腦甚至扳手都不願意攜帶,認為這些不是常用的工具,僅帶一把螺絲刀,還很自豪的說:“一把螺絲刀修天下!”
偷懶誰都會,但是在維修空調的過程中,沒有捷徑可言,有也是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了大量的維修經驗以後,心路通了,別人要花費幾個小時才能查到故障點,而你隻需要幾分鍾就搞定,但是自己還不知道擁有了這種能力,這就是認知的最高境界——你不知道自己知道。
誤區四、不學習不分享
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是成版人抖音豆奶對知識和未知世界探尋的有效方法,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保證對新機型技術資料的掌握和運用。很多成年人不願意學習,認為自己年齡大了,不需要學習了,這是誤區。王石今年都67歲了,還在美國幾所知名高校做訪問學者,還在課堂上和全日製大學生一塊上課。成版人抖音d2视频app又有什麽理由不注重學習呢?
張本鬆認為,要想成為行業內的高手,就要不斷的學習,完善自身業務水平,構建自己的維修“方法論”和知識體係。主要需要注意4點:1、不斷的學習廠家的新機型技術手冊,熟悉各機型的工作原理和運行控製邏輯,熟記各機型的故障代碼,能夠融會貫通;2、“教即是學”——教是最好的學習,不要太保守了,有人求教,要毫無保留的把維修經驗和維修方法教給別人,在教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了二次學習;3、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向別人請教;4、懷著一顆好奇心,對於沒有維修過的新機型、新設備、新故障都要去試著探尋,通過經驗加上掌握的知識就可以在段時間內找到故障點並排除故障。
16年來,京樂精工努力將服務標準推向更高、更廣的生活空間,為更多家庭,企業打造居家,辦公的高品質生活。
15:49:13
盧文鋒(小盧) 2018/4/6 15:49:13
1、送、排風口的距離要適當:
排風口與送風口至少保持3米的距離以防氣流短路
2、選用合適的風閥:
從原則上講,係統風壓平衡的誤差在10%-15%以內,可以不設調節閥,但實際上僅靠調風管尺寸來調風壓是很困難的,所以,要設風量調節閥進行調節。
①、風管分支處應設風量調節閥。在三通分支處可設三通調節閥,或在分支處設調節閥。
②、明顯不利的環路可以不設調節閥,以減少阻力損失。
③、在需防火閥處可用防火調節閥替代調節閥。
④、送風口處的百葉風口宜用帶調節閥的送風口,要求不高的可采用雙層百葉風口,用調節風口角度調節風量。
⑤、新風進口處宜裝設可嚴密開關的風閥,嚴寒地區應裝設保溫風閥,有自動控製時,應采用電動風閥。
3、風管的布置:
①、要盡量的減少局部阻力,即減少彎管、三通、變徑的數量。
②、彎管的中心曲率半徑不要小於其風管直徑或邊長,一般可用1.25倍直徑或邊長。
③、為便於風管係統的調節,在幹管分支點前後,應預留測壓孔。測壓孔距前麵的局部管件的距離應大於5b(b為矩形風管的長邊或圓形風管的直徑),距後麵的局部管件的距離應不小於2b。通風機出口處氣流較穩定的管段上宜應預留測壓孔。
4、新風進口位置:
①、進風口宜設在室外空氣比較潔淨的地方,保證空氣質量。
②、宜設在北牆上,避免設在屋頂和西牆上,並宜設在建築物的背陰處這樣可以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氣溫度低一些。
③、進風口底部距室外地麵不宜小於2米,當進風口布置在綠化地帶時,則不宜小於一米。
④、應盡量布置在排風口的上風側,且低於排風口,並盡量保持不小於10米的間距。
5、新風口的要求:
①、宜采用固定百葉窗。
②、多雨地區宜采用防水百葉窗以防雨水進入。
③、為防止鳥類進入,百葉窗內宜設金屬網。
6、排風管的新做法:
類似酒店客房的排風係統設計可如下考慮:利用排氣扇將室內風排到走廊的吊頂內,在走廊設排風管排風,為有效利用餘熱,排風機可設置與衛生間。
7、風口與邊牆的距離:
風口距牆不應小於1米
8、風口的選用:
①、新風口、送風口用雙層百葉風口。
②、回風口用格柵風口。
③、排風口用雙層百葉。
④、氟係統由於風量一般比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雙層百葉,不能用散流器。
⑤、風機盤管帶兩個風口時宜選用帶調節閥的雙層百葉。
9、風口的凝露:
風口凝露是由於風口小,溫度低。可加大豐庫尺寸防止凝露。
10、靜壓箱的計算:
①、靜壓箱控製風速宜不大於1.5m/s。
②、出風截麵積A=G/V(G為送風量),各方向截麵積應一樣。
③、一般的係統可以用風口變徑加消音器代替靜壓箱。
11、防排煙換氣次數的確定:
①、消防水泵間不小於4此。
②、變電室5-8次。
③、變電室5-8次。
12、排煙口的布置:
①、走廊超過60米,做排煙口。
②、電梯前室用常開型多葉送風口,每層設一個。
③、樓梯間用自垂百葉風口,2-3層設一個。
13、房間的空氣壓力狀態:
①、建築物內的空氣調節房間應維持正壓。
②、建築物內的廁所、盥洗間、各種設備用房應維持負壓。
③、旅館客房內應維持正壓,盥洗間應維持負壓。
④、餐廳的前廳應維持正壓,廚房應維持負壓。餐廳內的空氣壓力應處於前廳和廚房之間。
14、吊頂內的風管布置原則:
從上到下依次為:排煙風管、排風管、送風管,水管。
15、送、排風口的相對位置:
空調房間並行送排風管時,送排風口盡量不要並列布置,最好交錯布置。
16、送風管的設計:
盡量使風在送風管內不倒走,確保良好的管內氣流流動和出風效果。
17、三通與風管的搭接:
和三通相接的管徑要於三通的口徑保持一致,不要變徑,避免局部損失過大。